
作为核能发展与核电建设的中坚,中核集团拥有核工业完整产业链、创新链的优势,拥有同时建设40台核电机组的建设能力,保持着全球领先的核电运营绩效。5月17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焦点访谈》“行业领跑的中国密码”特别策划走进中核集团,聚焦“中国核电发展的密码”。

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我们在华龙一号整个研发技术体系上面,取得很多自主知识产权。到目前为止大概716项专利,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发明专利。反应堆设计采用177组燃料组件,国际上大量建设的压水堆,他们采用的是157组燃料组件,我们增加了20组燃料组件以后,使得我们核电站燃料线功率密度降低,也更安全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叶奇蓁:我们现在核电在运机组的总装机量世界第三,核电站发电量世界第二。现在我们在建的核电站(数量)世界第一,从整个基础水平可以这样说,我们已经从跟跑到了并跑,也可以说我们在某些方面比别人还强一些。

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副院长唐传宝:第一个要坚持党的领导,这是核工业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

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厂第一任厂长于洪福:中国大陆有了核电站了,它的意义就是零的突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叶奇蓁:核电在国家支持关爱下发展,我们始终坚持自主,从秦山一期开始,秦山二期也是这样。即使从大亚湾过来,也是慢慢走向自主,过程要经过几个阶段,首先要建立自主。核电有非常广泛的前景,至于核能利用更广阔。应该说这个产业是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还是旭日初升的样子,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节目中,老一辈核电人及专家一同回顾中国核电发展的历程,讲述行业崛起的故事,共同见证了从跟在别人身后的“小学生”,到平等的合作伙伴,中国核工业人用自主创新的执着,让这片全新的领域从筚路蓝缕到星光璀璨,青丝变白发间,在核电“万国牌”夹缝中打造出一张崭新的中国名片。
来源:中核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