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9时35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1号反应堆首次达到临界状态,机组正式开启带核功率运行。这是示范工程继今年完成双堆冷试、双堆热试、首次装料后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向着年内并网发电目标再度迈进。
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干杰,中国华能党组书记、董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校长王大中,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余兵,国家核安全局副局长汤搏,山东省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宋军继,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主任俞军,中国华能党组副书记王森,副总经理王文宗,中核集团党组副书记李清堂,科学技术部重大专项司二级巡视员郑方能,高温堆专项总师、清华大学核研院院长张作义,威海市、荣成市主要领导,中国核学会、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有关负责人见证示范工程反应堆临界并参加座谈会。
“临界”是反应堆带核功率运行的起点,相当于发动机点火。示范工程此次达到临界状态是通过球形燃料元件数量和控制棒“双调节”的操作方式,从首次装料到本次临界共历时23天。
示范工程由中国华能牵头,联合清华大学、中核集团共同建设,装机容量20万千瓦,于2012年底在山东荣成开工建设,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首座具有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特征的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也是我国落实核电“走出去”战略的优选堆型之一,与探月工程、北斗导航一并被列入十六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温气冷堆固有安全性好、发电效率高、环境适应性强、用途广泛,在核能发电、热电冷联产及高温工艺热等领域商业化应用前景广阔,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供给安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
中国华能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重要批示精神,肩负央企职责使命,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战略高技术研究领域,持续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勇挑现代产业链“链主”重担,携手清华大学、中核集团,以产学研合作打通创新链条,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整合设计研发、物资供应、工程建设、生产运营等产业链上下游500余家单位,全面提升示范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和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先后攻克了核电领域多项世界性、行业性“卡脖子”关键技术,使示范工程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3.4%。作为世界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仅首次使用的设备就有2000多套,创新型设备600余套,其中包括全球首台高温气冷堆螺旋盘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首台大功率、高温热态电磁轴承结构主氦风机,世界最大、重量最重的反应堆压力容器等,对推动我国在第四代先进核能技术领域抢占全球领先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示范工程还将进行零功率物理试验,验证堆芯性能、控制棒价值及核仪表监测系统设备的可用性。中国华能将持续规范开展示范工程后续调试和试运行等工作,确保2021年内首堆并网发电,为推动中国核能技术“换道超车”、实现全球领跑贡献华能力量,为世界先进核能技术发展和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全球能源体系提供“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