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三代核电“国和一号”研发完成

核心提示: 国庆、中秋佳节前夕,国家电投为我国核电事业的50年历程献上贺礼:9月28日,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标志性成果国和一号在上海发布。作为我

     国庆、中秋佳节前夕,国家电投为我国核电事业的50年历程献上“贺礼”:9月28日,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标志性成果“国和一号”在上海发布。作为我国完全自主设计的核电技术品牌,“国和一号”集中国三代核电技术和产业创新之大成,标志着我国完全具备先进核电自主化能力。
    1
 
   “国和一号”铸就先进三代核电品牌
 
    在三代核电自主化成果发布会上,国家电投上海核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三代核电自主化战略从本世纪初实施,如今已总体完成。“其核心意义,在于通过依托项目建设、设备国产化和压水堆重大专项的牵引,推动了我国核电行业和技术整体升级换代,实现从‘二代’到‘三代’的跨越。”
    在安全性上,“国和一号”基于多层防御体系并系统性地应用非能动和简化理念,经过了完整的试验验证,包括新建22个台架,完成17项试验共887个工况,完成了堆芯熔融、安全壳冷却等6大试验课题,建成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配套试验设施,支撑型号安全审评,确保安全。
    在经济性上,“国和一号”成功打破了多项技术垄断,主泵、爆破阀、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堆内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大锻件、核级焊材、690U型管等关键设备、关键材料全部实现自主化设计和国产化制造,设备整体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批量化后工程造价还能再降低20%左右,具有国际竞争力。
    而在创新方面, 2016年,“国和一号”通过中国专利保护学会专家评审,认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出口权”,为我国三代先进核电的规模化、批量化发展与“走出去”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今年8月,压水堆重大专项已累计形成知识产权成果6513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052项,形成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装置、新软件392项。
    2
    并非“买买买”那么简单
    1970年2月8日,上海市传达周恩来总理关于在上海建核电站的指示精神,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正式组建,我国核电事业拉开大幕。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三代核电自主化战略,上海核工院作为三代非能动核电“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主体。
    从重大专项确立,直到“国和一号”正式发布,十余年的时间里,结合依托项目、技术引进、设备国产化和重大专项研发,我国核电产业的多项技术和工艺空白得以填补,并建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三代核电自主创新体系和产业链体系。2019年,作为非能动核电技术“全球首堆”的三门、海阳依托项目4台机组在2019年1月全部建成投运,标志着我国完整掌握三代核电工程建设技术。
    但是,业内也有观点质疑,认为“国和一号”不过是“买来的技术”。对此,“国和一号”压水堆重大专项总设计师郑明光指出,“引进、消化、吸收”并非简单地购买国外技术成果,而是集交流合作、技术验证、突破创新等在内的复杂工程,在AP1000、“国和一号”实施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国和一号’的成功研发,依靠的是60多年的完备核工业体系、50年的核电技术持续研发、数十年电力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压水堆重大专项的研发攻关。”
    3
    开启核能多元利用新篇
    五十年来,上海核工院牢记党中央嘱托,从秦山核电站实现中国大陆核电“零的突破”,铸就“国之光荣”;到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实现“走出去”,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再到中国第一座重水堆核电站总体技术支持,开创国内大型核电站工程设计和项目管理与国际接轨的先例。而今,“国和一号”的成功研发,既是我国核电自主化道路取得的又一个重大胜利,也为我国核电事业开启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国家电投相关负责人指出,国家电投未来将着力打造最具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的核能技术创新与工程建设平台公司,加快核电向核能的拓展与综合利用,并全面融入数字化、智慧化发展大势。
    具体而言,国家电投将聚焦率先实现“世界一流研发”目标,以型号为驱动,积极推动“国和”系列核电以及先进小堆型号开发和优化,做强供给侧,引导需求侧;聚焦关键技术、前端技术研究,加大自主投入,进一步推动设计数字化、材料和燃料基础研究、国产化100%、运维智能化,并布局研究堆联合建设、聚变堆联合研发。同时,以“世界一流AE”为目标,发挥设计、建造一体化效能,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核能项目建设的重要力量。
    2019-2020供暖季,海阳核电成功实现抽汽供热。国家电投在此基础上,按照“更安全、更经济、更数字智能、更和谐”的理念,成功研发了一体化核能供热小堆。该型号高度集成、全自然循环,实现了简化设计、放射性零排放、缩小场外应急计划区的目标,具有固有安全性、环境友好性,达到国际领先、国内领跑水平。一体化供热小堆兼顾居民供暖和工业供汽,对缓解我国煤炭供应压力、推动能源结构多元化发展、清洁供暖保障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报道
协合运维
电力月刊171期
海上风光电开发建设与运行维护创新技术发展论坛
燃煤电厂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大会


扫描关注“电力科技”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