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的“核”反映

核心提示: 政府工作报告的核反映01看战疫 有核力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

     政府工作报告的“核”反映
01
看战“疫” 有核力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卓绝努力并付出牺牲,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作为高科技战略性行业,核行业在这场战“疫”中不断发掘自身潜力,与临床一线紧密结合,持续贡献核领域的科技战斗力。随着《医用一次性防护服辐照灭菌应急规范(临时)》于2月初发布,辐照灭菌等核技术为抗疫发挥的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
如果不是这次疫情,即便业内人也未必意识到“核”与“医”的关系已如此密切。一方面,核系统内的医院立足本职,除了派出骨干医护人员驰援武汉,还积极研究开发检测新冠病毒和诊断新冠肺炎的技术和设备。
    另一方面,经此一“疫”,医疗卫生产业愈发受到重视,但与此同时,与核技术密切相关的高端、大型医疗设备却非常紧缺。发展核技术应用、造福人民健康,任重而道远。
    “核”之于“疫”并非多么特殊的行业,但是从业者们以拳拳赤子之心,响应前方需要,主动作为,以核之力保护生命健康,正是“强核强国、造福人类”的真实写照。
02
三大攻坚战 核大有作为
    一、2019年和今年以来工作回顾
    ——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09万,贫困发生率降至0.6%,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污染防治持续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生态环境总体改善。……
    当我们胜数那些令人鼓舞的扶贫成就时,背后是许许多多平凡而普通的扶贫干部在细琐地努力着,忘我地工作着,中核集团的扶贫干部也在其中。
    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核技术作为先进的技术手段之一可以也应当发挥出积极的作用。2019年,海阳核电实现了核能供热,将核电厂里面一部分蒸汽抽出来,通过管道输送到20多公里外的海阳市,惠及海阳约70多万人口。
核技术参与到环境问题的解决进程中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目前已经在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这些成果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了新思路。核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所起到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包括在医疗废物处置中也有巨大应用空间。
03
看风险与机遇 核产业链需未雨绸缪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受全球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严重衰退,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贸易投资萎缩,大宗商品市场动荡。国内消费、投资、出口下滑,就业压力显著加大……
    相对其他类型的企业,中央企业整体显示了较好的抗风险能力,在确保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中发挥了较大作用。但疫情对我国核工业链的正常运转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考验了我国核产业链应对风险的能力,为未来核产业链补短板、提升抗风险能力指明了方向。
    三、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着力稳企业保就业
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降低工商业电价5%政策延长到今年年底。……
    核能发展到了一个关口。国家对核电的政策支持只会越来越弱,核电不得不拥抱市场。2016年,美国组织开展为期五年的“履行核电承诺”计划,核心内容就是降本增效。中国的核电产业如何发展与自处,也许到了该深思的时刻。在保障安全性的前提下,算好核电经济账、发展账、生态账已不可回避。
    二、今年发展主要目标和下一阶段工作总体部署
    加大“六稳”工作力度,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政府工作报告
    五、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发展可再生能源,完善石油、天然气、电力产供销体系,提升能源储备能力。
政府工作报告
    发展核电不光是电价问题,还关系到能源安全与国家发展战略。因为核不光是发电,而且是国家的一种资源。就像美国尽管这几年新建核电厂不多,却一直没有放弃研发,准备在下一轮核能竞争中占据世界主导地位。
04
推进智能制造 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
    四、依靠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大幅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政府工作报告
    数字化、智慧化已经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传统制造业越来越重视生产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是为此按下了快进键。
    智能化最终瞄准的还是解决痛点、提升效益。不论是核电站利用大数据模型开展智能检修,还是核燃料生产线的自动化,或是铀业的无人化矿山,都能带来企业的提质增效,甚至破解人员辐射防护、工作地域等传统问题。智能化于核,不仅是大趋势下的被动要求,更应该是提升竞争力的主动选择。
    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发展社会研发机构。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谁能干就让谁干。公众号:新华网(现场实录)
    自两“核”重组以来,中核集团推进创新的步伐加快。其秉持“小核心、大协作”的理念,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共同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基础研究投入高、回报慢且不易量化,却决定了一个领域核心的、长远的竞争力。国家实验室是国家级综合科研基地,核领域国家实验室是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促进协同创新攻关的重要载体,应加快布局建设,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科技创新活动,引领国家核科技进步,并对全产业链能力加以保障。
 
相关报道
协合运维
电力月刊171期
海上风光电开发建设与运行维护创新技术发展论坛
燃煤电厂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大会


扫描关注“电力科技”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