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三年运行考验 岭澳核电二期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核心提示: 9月2日,来自中国工程院等单位的70余名国内知名专家,经过严格评审,一致认为中国广核集团岭澳核电站二期工

        9月2日,来自中国工程院等单位的70余名国内知名专家,经过严格评审,一致认为中国广核集团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在安全质量、项目管理、工程建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均达到或超过了预期指标。标志着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这个我国“十五”期间唯一开工建设的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自投入商业运行以来,其安全性、经济性等均通过了全方位的考验,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是全面考核工程建设项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对总结建设经验有重要作用。核电站的竣工验收工作通常在其商运一至三年内开展。例如大亚湾核电站1994年5月全部建成商运,1996年12月通过竣工验收;岭澳核电站一期2003年1月全部建成商运,2004年7月通过竣工验收。

        岭澳二期验收会议上,专家组一致认为,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充分吸取了岭澳一期、大亚湾核电站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的经验,在确保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岭澳二期较计划工期提前建成,取得了国内同类型机组最短建造工期和最优造价的成绩,综合技术安全经济指标设计已达到目前国际同类核电站的先进水平。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采用的中国改进型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CPR1000,以先进、成熟、经过反复验证的技术为基础,同时吸收参考电站和国际上同类型电站的运行经验反馈,对电站实施了多项重大技术改进和完善,进一步提高了电站的安全性、先进性、成熟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在同类型核电站中达到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

        与国内外众多在建核电项目相比,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两台机组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都实现了提前商运,项目预计比概算节约17亿元人民币,并且全面实现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自主运营的四个“自主化”目标。岭澳二期的成功建设,为国内外核电建设领域树立了新标杆。

        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两台机组商运后,运行稳定、可靠。1号机组自2010年10月31日完成商运后的整治性小修开始,一直保持安全稳定运行至2011年8月27日与电网解列,进入首次换料大修;2号机组自2011年8月7日投入商业运行至2012年5月10日的首次大修,始终保持满功率稳定运行状态。机组投产商运后首个燃料循环,两台机组分别连续安全稳定运行301天、286天,均实现首个燃料循环零非计划停机停堆的良好业绩。2013年1号机组能力因子达90.11%,2号机组能力因子达88.95%。

        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科技创新亮点颇多。这是我国首次自主完成百万千瓦级核电站从工程设计、关键设备制造、建安调试、机组性能试验与整体启动,直至接产运营的全过程,全面提升了我国核电工程自主化能力,实现了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四个自主”的国家战略目标,形成了批量化建设中国改进型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的综合能力,使我国核电建设与运营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还首次在新建核电机组采用了先进燃料组件、全厂数字化仪控系统和先进主控室、半速汽轮发电机组和状态导向法事故处理规程等先进技术,在参考电站基础上实施了包括15项重大技术改进在内的300多项技术改进,实现了核电站由模拟控制到全数字化控制的技术跨越,在机组安全性提升、经济性能优化和技术先进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集成创新,形成中国改进型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CPR1000,并成功应用于后续6个核电项目22台核电机组的建设。

        另外,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在积极推进核电关键设备国产化方面的努力和成效堪称卓越,首次成功实现百万千瓦级核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主管道、堆内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半速汽轮发电机组等关键设备的国产化,全面掌握了核电关键设备的设计制造技术,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具备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成套设备生产能力的国家,核电装备制造业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在工程管理方面,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首次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自主负责百万千瓦级核电工程建设,构建了我国首家集核电工程设计、设备采购与成套、建安施工管理、调试启动等业务于一体的专业化核电AE公司,以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模式高效推进核电工程建设,建成了国内工期最短、造价最优的百万千瓦级核电标杆工程,建立了与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接轨的核电工程建设管理模式。

        通过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我国建立和完善了百万千瓦级核电设计与建造技术标准体系,形成了一系列核电行业标准和专利成果,培养了一大批核电行业专业人才,为推进我国核电批量化、系列化、标准化发展,也为我国自主研发新一代核电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协合运维
电力月刊171期
海上风光电开发建设与运行维护创新技术发展论坛
燃煤电厂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大会


扫描关注“电力科技”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