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贺禹:我国目前的核电发展规模太小

核心提示: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生态文明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一起被列为五位一体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生态文明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一起被列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中。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大气污染防治“国十条”也逐渐落地,为生态文明建设寻求答案。
    中国广核集团把“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清洁能源集团”作为战略定位。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贺禹,对生态文明建设有着深刻的理解。
   “我总体理解,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3月5日,贺禹在全国两会现场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目前的核电发展规模太小,要加快发展。

    贺禹分析,我国电力需求面临两“大”——增长空间大,结构调整压力大。“人均用电量和人均电力装机容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贺禹介绍,我国当前年人均用电量为3430度,是加拿大的1/5、美国的1/4,不到日本的1/2,仅比世界平均水平略高。从人均电力装机容量看,加拿大是3.89千瓦,美国是3.35千瓦,日本是2.32千瓦,中国仅为0.91千瓦。按照我国2050年步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的战略目标考虑,到那时我国人均用电量应该达到目前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年均8000度/人的平均水平。按中国人口发展中心预测2050年我国人口总数14.5亿计算,届时全社会用电量约为12万亿度,约为2013年全社会用电量5.32万亿度的2.2倍。
    “这么大的电力需求必然会给生态环境和资源带来极大的挑战,以煤电为主的电力结构不可持续,需要大力发展核电等清洁能源。”贺禹认为,以煤炭、火电为主的能源电力生产和消费结构,也是造成我国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燃煤替代角度,贺禹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核电对环保减排有较大正面贡献”。贺禹介绍,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站相比,4000万千瓦的核电站运行一年,相当于减少标煤消耗约1亿吨,减少向环境排放二氧化碳约2.3亿吨,减少二氧化硫约230万吨,减少氮氧化物约150万吨,相当于60万公顷森林1年的二氧化碳吸收量。
    欧美发达国家在上世纪60、70年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当时也曾深受环境恶化、雾霾严重的困扰。贺禹介绍,也正是在那个时期欧美发达国家推动了核电的规模发展,在20年左右的时间里,美国建设了104台核电机组,核发电量在总发电量的占比达到19%,法国建设了58台核电机组,核发电量占比达到73%,在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优化改善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
   “我国目前的核电发展规模太小,还不能在能源结构调整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显著作用。”贺禹认为。
    在贺禹看来,首先,核电在我国能源电力供应中的占比还很小。“从全球范围看,截至2013年底,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在运核电机组435台,总装机容量3.92亿千瓦,核电装机容量占全球装机容量7%,发电量占全球发电量12% 。从几个主要核电国家发电量占比看,法国核电发电量占本国发电量73%,韩国占30%,美国占19%,俄罗斯占18%,而我国目前核电发电量仅占全国发电量2.1%,不但远远低于上面几个核电国家,与12%的世界平均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
    贺禹坦言,“我国目前在运和在建核电规模总计4875万千瓦,要实现2020年在运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的规划目标,今明两年就要新开工建设10台机组;另外,‘十三五’期间还需要平均每年开工建设6台机组。即使如此,到2020年核电在电力总装机中的占比也不足3%。”
    贺禹进一步分析,按照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要求,即使年人均用电量按4000度电/人测算,全社会年用电量约6万亿度,核电占比按照目前世界平均水平取12%,则核电发电量约7200亿度,按年利用小时数7000小时计,由此计算2020年全国在运核电装机规模在1亿千瓦以上。更长远看,到2050年,我国核电发电量占比要达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约20%的平均水平,则需要有3.3亿千瓦的核电装机规模,这与国际能源署提出的我国核电规模一致。在此背景下,贺禹建议,应当继续大力推动我国核电规模化发展,用更多安全、清洁的核电替代煤电,突破严重雾霾困扰,守护生态文明美好家园。

(图注:风景优美、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亚湾核电站)

协合运维
电力月刊171期
海上风光电开发建设与运行维护创新技术发展论坛
燃煤电厂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大会


扫描关注“电力科技”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