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碳中和首先是个气候问题,碳排放导致全球平均温度升高,带来海面上升、沙漠扩大、气候极端等多重问题,所以减少碳排放量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共识。
图片
一、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首先是丰富的石油资源让美国工业进程都开上了加速器,更重要的是美国把石油资源作为战略武器使用,让美元和石油挂钩,创造出了美元霸权,又让美元成为石油时代的寄生虫,疯狂吸食全球财富。公众号:3060碳达峰碳中和。
正如尤瓦尔·赫拉利所说,人类发展至关重要的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实质,不仅仅是技术革命,其核心是人类对于能源的转换、使用和驾驭。
我们错过了第一、二次能源革命,再不能错过第三次。当前中国提出“双碳”目标,实质是工业发展由化石能源彻底向清洁能源转换的又一次能源革命,这次,我们不仅不容错过,而且还要引领潮流。
所以“双碳”战略从来不是一个真正的环境问题,环保问题只是一种现象,已经上升到国际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科学问题,是中国在国际抢占制高点、争夺话语权所、构建竞争力所躲不掉的,成为我国弯道超车新赛道。
“双碳”战略既是我国大国担当,也是我国构建全球竞争力的“国运之战”。
二、我国能源结构处于“先破后立”的局面
我国计划30年时间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比主要发达国家用时大大缩减,其实面临最艰巨的是能源结构转型的任务。即传统能源投资下降和新型能源投资加速的切换已经完成,但是能源供给的相应切换尚未完成,能源结构处于“先破后立”的局面。
破——中国短期内很难改变煤电依赖属性
如果说电力是“血液”,那么煤炭就是电力的“食粮”。
中国清洁能源现状,为何取代火电这么难?
中国的风能、太阳能(7.110, 0.04, 0.57%)发电发展了四十年,业内不乏支持者认为风能和太阳有希望取代火电实现碳中和。但是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因为如需转化更多的电能,需要更好的储电技术,但是市面上储能成本难以下降,这也成为了制约风能、太阳能发展的关键因素。
核能有很大潜力,但是安全性问题是关键。尤其自福岛核电站事件发生后,全球对核电安全性要求不断提高,发电成本也随之增加,全球各地对于核电发展各有态度,发展需要漫长的时间。
再说氢能,日本90年代就搞氢能源,尽管积累了无数专利,但是氢能源龙头本田也在8月份停产了氢能源汽车,离开氢能源赛道。主要是因为目前氢能源体系描绘的未来蓝图的确很美好,但目前的它俨然是一个“吞金兽”,若是没有雄厚的资本,根本搭建不起来。公众号:3060碳达峰碳中和。
氢能在未来能源技术中的应用
立——突破成本瓶颈,储能技术突破是碳中和关键一战
通过拉闸限电可以透视出当下中国电力系统的主要矛盾,即社会经济发展对于电力需求的日益增长与能源结构转型下清洁能源利用率不足之间的矛盾。而且未来社会对电力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大到国家安全,小到汽车出行、供暖供热、网络生活等等各个领域。
从电力生产—储备—输送—使用这几大个环节来看,当前对于清洁能源的储能技术成为卡脖子的重要关键环节。
所以储能技术突破成为碳中和的关键一战,如果储电这个技术解决不了,大规模储能技术的成本下不来,再继续发展风能太阳能意味着,弃光弃风问题会更加严重。
但是就目前的技术,要靠电池储电把谷电储了再放出去,电价就要比现在传统的火电要增加好几倍,因此低成本的大规模储电技术仍然有待开发。
未来通过新技术的突破,实现成本下降,清洁能源的时代才算真正到来。
三、对外,重建全球新规则的战略新机遇
为什么中国这个时候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呢?
因为在欧美人即将关闭一扇门的时候,中国也即将打开一扇窗,迎来新的战略机遇期,而这一战略也许会让中国成为重建规则者。
一切为了发展权
气候环保话题是最“政治化”的一个,“碳中和”最先由发达国家提出来,最初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地球,也是为了压缩发展中国家的上升空间。
大家发现,最明显的就是美国,唯一标准就是是否对自己有利,特朗普要发展工业就退出《巴黎气候协定》,拜登上位后改变发展策略又重新加入气候协定。
再比如以前西方国家逼着中国遵守碳排放协议,但是中国处于工业上升期,碳排放权就等于发展权。
中国2009年在哥本哈根坚决拒绝了西方发达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方案。为此还有丁仲礼院士驳斥柴静的名言:“中国人是不是人,中国人要不要发展”。你们发展完了,工业革命以来70%的二氧化碳是你们排放的,现在轮到我们发展了,你们限制排放了,不让我们发展了,简直是岂有此理。
所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来剥夺发展权,就像“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一样可笑。2009年中国不是排斥节能减排,而是要争取发展权。
重点国家碳排放总量情况
构建国际话语权
目前,占世界GDP总量75%和碳排放65%的国家都提出了各自“碳中和”的远景目标,可以说碳中和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是世界强国追逐的竞赛。
如果说过去几十年,我国是在补课追上,那么接下来几十年,我们要寻找弯道超车的机会,而下一个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爆发点在哪里?就在“碳中和”里。
重建交易新规则
标准和规则不断的演化成为时代不断上演的旋律,而能掌控旋律的人将会最大的获得时代给予的红利。
2005年,欧盟就建立了碳市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欧洲碳排放交易体系对纳入排放交易体系的产业和企业强制规定碳排放量。
今年,欧盟开始执行每公里95克二氧化碳的乘用车排放标准,达不到要求,超标1克按实际销售量罚款95欧元。
对于车企来说,如果动力系统不做出巨大革新,几乎是不可承受之重。但同样,拥有充裕的碳排放额度的新能源车企,也会因此大赚一笔。比如近五年里,特斯拉更是靠出售碳排放额度,获利超过33亿美元,2020年,特斯拉首次实现年度盈利,其中15.8亿美元收入就来自碳交易,这成为支撑该公司业绩的最大助力。
所以,碳交易、碳税、碳配额、碳标签……成为“依规则换收益”的新玩法。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在出口贸易中更容易遭遇“低碳壁垒”。所以“碳中和”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设置贸易壁垒、收割全球财富的新工具,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大量财富被收割仅仅是庄家改变了游戏规则。
中国如果能抓住这个时代的机遇,将会成为一系列规则的制定者,打破旧格局的玩法,重建新规则。在绿色革命的浪潮下,中国能否打开一个全新的贸易竞争维度是重中之重。
对内,倒逼经济创新高质量发展
从国家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讲,中国经过40年的高速发展,已经进入了重质而非量的阶段。
即便没有国家间的博弈,中国也会实行“碳中和”,承担大国责任同时,用“双碳”目标来倒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低碳转型,助力发展方式深刻变革,促进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包括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所以“碳中和”不是一刮就跑的风口,这是一场系统性革命。
技术创新是唯一出路,聚焦高附加值环节
关于引领人类下一次技术革命的是什么,世界上已经争论很久,有人说是5G,有人说是基因工程,有人说是区块链。但在中国宣布承诺2060年碳中和之后,有一种声音越来越大:人类的下一次技术革命,将会由环保需求推动,因为真正决定一个时代和一个国家命运的,也往往是“能源革命”。
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我国需要在未来市场中拥有低碳竞争优势,才能在产业链分工中聚焦高附加值环节,而科技创新也将是唯一出路。
如果技术全部已经是现成的,那我们又相当于购买国外的技术,给国外打工。我国指望“碳中和”带动产业转型,就是为了避开西方已经研发很成熟的技术,这样我们才需要自己研发,对内促进技术攻关,对外设置专利封锁,到时候其他国家还得买我国的技术。而未来的趋势是光伏、特高压和电动车这些新一代技术的研发和生产都牢牢把握在我国手里。
重塑产业新格局
“双碳”大背景下,依托以下三个产业,中国将有望成为未来全球产业链的引领者。
一是新能源。碳中和愿景下,能源生产和消费将发生深刻的革命。以先进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为代表的非化石能源利用技术将成为主流。光伏产业中国世界第一,风力发电中国世界第一,特高压输变电中国世界第一,就是人类的终极能源可控核聚变,中国的研究成果也在世界领先的地位。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终端能源利用的电气化技术、电力深度脱碳技术、氢能、生物和合成燃料技术等将得到规模应用。
二是智能汽车。中国是全世界新势力造车的主战场,2020年中国新能源(4.270, 0.02, 0.47%)汽车销售量达到了120万辆。而这次汽车革命,不仅仅是能源的革命,更是整个汽车产业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革命,就像手机推动了移动互联网一样,智能汽车将成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高速通信等技术运用和发展的大舞台,以此也将带动更大更广的使用场景和产业关联。这也是为什么巨头纷纷开始下场造车。公众号:3060碳达峰碳中和。
三是数字经济。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数据”列为与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并列的生产要素,世界经济正经历深刻的数字化变革,从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营销管理、服务支撑等,数字化已经渗透到产业链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数字经济成为传统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推手。
电商平台、数字货币、供应链信息化把传统产业用数字化改造了一遍,而随着数字孪生城市、数字乡村、自然资源信息化,通过数字会把我们的城市、乡村、山川河流、矿产风物改造一遍。数字经济会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
总而言之,碳中和不是一刮就跑的风口,而是涉及我国的大国担当、国家之间政治博弈、经济结构调整,一系列能源结构调整,一系列技术进步,一系列发展方式转变。
智纲智库判断,碳中和的机会才刚刚开始,接下来的几十年,新能源和新科技会催生出更多的新技术、新思想,这些都将一点点地重塑我们的生活。(完)
附:碳中和的六个常见问题
净零和碳中和的意思一样吗?谁在制定实现净零排放的规则,为什么公司无论如何都要努力实现净零排放?我们回答了一些您最常见的问题,并给出了一个简短的答案,以向您展示为什么净零排放已成为气候行动的圣杯。
目录:
为什么“净零”一词被如此广泛地使用?
净零等于碳中和吗?
为什么范围 3 排放很重要,您为什么要对它们负责?
什么是“好的”净零目标?
我应该遵循什么标准才能达到净零排放?
为什么净零对可持续性至关重要?
为什么“净零”一词被如此广泛地使用?
2015 年签署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协定》使净零一词全球化。今天,193 个缔约方(192 个国家和欧盟)加入了该协议,该协议旨在“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汇和源的人为排放之间的平衡”。 换句话说,到 2050 年,世界应该达到净零排放——消除我们产生的二氧化碳——将全球变暖限制在 1.5 ° C 以下,避免灾难性的气候变化。 因此,净零排放与《巴黎协定》的时间表相关联,这意味着公司的每一个可信的减排目标也应该如此。
净零等于碳中和吗?
净零排放和碳中和这两个术语都意味着从大气中去除的碳与您排放的碳一样多,并且可以互换使用。然而,在谈到基于科学的目标时,需要考虑一些重要的差异。
碳中和,有时也称为气候中和,通常表示通过碳抵消很容易实现的短期目标。即使仅通过购买等量的碳信用额作为补偿而让自己的排放量有增无减,公司也可以声称自己是碳中和的。简而言之,实现碳中和并不一定意味着减少排放。
此外,碳中和目标对于他们考虑的范围——公司运营的领域——可能是模糊的。公司通常会设定自己的时间表,并且没有义务制定临时目标,这意味着排放量可能会在截止日期前持续增加。 另一方面,净零根据《巴黎协定》遵循基于科学的目标和时间表。它还要求临时目标以确保透明度和问责制。它要求公司大幅减少自身运营产生的排放(范围 1)、电力消耗和供暖产生的排放(范围 2)以及价值链中间接产生的排放(范围 3)。 此外,净零限制抵消过渡性和不可避免的排放。科学减碳倡议 (SBTi) 建议在您努力减少排放量时抵消所有排放量,并将抵消量限制在目标年总排放量的最多 10% 。换句话说,实现碳中和是可取的,但只是作为实现净零的垫脚石。
碳信用额可以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并为人类和自然带来重要的额外好处。但是,必须将碳抵消作为更广泛的减排战略的一部分。
为什么范围 3 排放很重要,您为什么要对它们负责?
贵公司的大部分排放来自间接来源。根据碳信息披露项目 (CDP),供应链排放量比运营排放量高出 11 倍以上。
这是真的——贵公司的范围 3是其他人的范围 1 或范围 2。对您而言间接的上游排放来自您的供应商。然而,承担范围 3 的责任对于产生倍增紧急气候行动的级联效应至关重要。拥有大型供应链的公司有机会通过制定脱碳要求和监控进度来引领其他公司。
此外,全球可持续性标准和政府监管机构越来越多地监控与价值链相关的排放,这会影响投资分配和客户偏好。随着为实现净零排放而制定的更严格、更有力的指导方针的制定,这种趋势很可能会加强。
什么是可靠的净零目标?
根据UNFCCC 向零排放竞赛设定的标准,可验证且稳健的净零排放目标至少需要四个要素:承诺、设定中期目标、规划和报告。
旨在实现净零排放的公司应承诺与《巴黎协定》保持一致,并设定一个以科学为基础的目标,旨在将全球气温上升限制在 1.5°C 以内。实现净零排放的最后期限不应晚于 2050 年。 公众号:3060碳达峰碳中和。
此外,企业应考虑中期目标。这些里程碑将有助于确定组织是否正在朝着终点线前进,并评估其控制排放行动的适当性。
净零努力的成功取决于可靠的计划和清晰的路线图。该计划应可公开获取,以确保透明度并详细说明如何实现长期目标。
最后,年度报告是任何净零目标的关键部分。通过国际公认标准进行的外部验证可确保企业目标和主张的合法性。此外,向客户、投资者、员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透明地传达结果可以加强问责制,并提高公司在净零排放方面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您应该遵循哪些标准才能达到净零排放?
尽管有多种标准可用于验证净零目标,但三个相互关联的实体根据《巴黎协定》创建了最广泛使用的自愿减排框架。他们定义方法论,开发审计和报告系统,并推动公司实现净零目标。
首先,温室气体协议(GHG-P) 为温室气体报告标准制定了全球自愿性方法。它创建特定于行业的指导和计算工具,并为企业和政府提供培训。
其次,非营利性碳信息披露项目(CDP) 为投资者、公司、城市、州和地区运行全球环境信息披露系统。它依赖于 GHG-P 方法来创建可持续性报告调查问卷,并审计公司对气候和水的影响。
最后,基于科学的目标倡议 (SBTi)是 CDP 与其他环境机构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是全球最受认可的净零排放标准。它设定了严格的科学标准来帮助公司验证他们的目标,并依赖于向 CDP 报告他们的评分系统。它还为企业履行承诺提供技术援助。
为什么净零对可持续性至关重要?
可持续性是一个广义的术语。1987年,联合国将其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然后,它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目标(SDG),该框架旨在改善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同时保护环境。
因此,谈到可持续性,所包含的不仅仅是碳排放。人们必须考虑无数的生态社会相互联系和生态位。然而,随着气候变化的发展,对可持续性的所有其他方面构成重大威胁,实现净零变得至关重要。
净零努力可以促进可持续性的其他方面。例如,转向清洁能源替代了高污染的基础设施和化石燃料的采掘过程。更好的废物管理可以防止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甚至可以成为替代能源。同时,高质量的碳信用可以支持农村生计并保护生物多样性。采取行动限制气候变化可以带来多种额外好处,实现净零排放是实现更可持续未来的基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