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科技网为推广应用炉水循环泵新技术,解决现场疑难问题,提供更好技术服务,于2017年6月22—23日在合肥召开第二届交流会,参观合肥皖化电机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院等离子所托马克核聚变研究装置。
全程录像目录
1. 会场须知与安全警示:中国电力科技网编辑卢平。
2. 主办单位致辞:中国电力科技网副主任耿迪。
3. 协办单位致欢迎辞:合肥皖化电机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姚崇全。
4. 炉水泵故障及改造性深度检修:合肥皖化电机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姚荣祥。
5. 七大火电市场为炉水循环泵造就广阔竞技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发电设备中心主任张科。
6. 河南龙泉金亨增加炉水泵改造工程经验分享:河南龙泉金亨电力有限公司技术支持部部长李武奇。
7. 零热阻整体旋压螺旋翅片管技术应用与推广:河北华林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玉仁。
8. 望亭电厂进口炉水泵故障原因及改造:华电望亭发电厂副主任周文良。
9. 炉水循环泵电机常见故障分析及预防对策:淮南平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生技部电气主任工程师王锐。
10. U268型进口炉水泵电机故障原因浅析与改进:太仓港协鑫发电有限公司电气主管田美文。
11. 百万机组炉水泵国产化使用情况介绍:徐州华润电力彭城发电厂。
12. 代表提问,专家答疑。
13. 对话交流、心得共享。
14. 记者观察与心得体会:中国电力报发电部主任冯义军。
15. 参观中国科学院等离子所托马克核聚变研究装置。
16. 参观合肥皖化电机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致辞
尊敬的各位专家、与会嘉宾:大家上午好!
盛夏如火,尊驾百忙中顶烈日、冒酷暑来到合肥——国家重要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科技名城,创新高地,参加第二届“炉水循环泵制造、改造、检修及技术服务交流会”,我代表中国电力科技网表示热烈欢迎和由衷谢忱!
今年1月5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在京召开“超(超)临界电站锅炉启动系统再循环泵”新产品鉴定会。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岳光溪为组长,中国华能集团锅炉首席专家李卫东为副组长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多家电厂使用表明,该产品性能优良,安全可靠性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总体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意通过产品鉴定。”
2016年9月8日召开的第一届交流会,与会嘉宾通过专家经验分享和实地参观,对炉水循环泵检修维护技术有了深刻的认识,会议得以圆满成功,中国电力报发电部主任冯义军为此撰写新闻:“炉水泵国产化亟待大力推进发展”予以专题报道。
经过近一年的时间,皖化公司业绩和技术取得了进步,为持续交流技术,提供及时有效服务,中国电力科技网做了精心筹备,力争在原来的基础上更上层楼,希望大家能有新的收获!
感谢各位专家和领导的辛勤付出。
感谢中国电力报发电部为会议作出的无私贡献。
感谢协办单位合肥皖化电机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对会议的大力支持。
恭祝各位身体健康、如意吉祥、再创佳绩!
“我们应该把炉水泵的国产化当作挺进火电技术全面国产化的重要环节,从政策激励、机制保障、技术升级等方面全力推动。”在近日由中国电力科技网召开的第二届炉水泵制造、改造、检修及技术服务交流会上,中国电力科技网CEO魏毓璞在接受《中国电力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炉水泵使用于30~105万千瓦火电机组,是强制循环锅炉、直流锅炉和复合循环锅炉等火电厂锅炉的关键配套设备,被称为火电厂锅炉的心脏,其可靠性直接影响电厂锅炉的安全运行。目前国内火电机组使用的炉水泵绝大部
分都是进口产品。
合肥皖化电机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皖化电机)是国内首家、国际上第三家能独立自主设计制造,满足亚临界、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大型发电机组需要的炉水泵设计制造企业。
在业内众多专家看来,皖化电机炉水泵生产制造能力已经完全可以和国外老牌企业同台竞技,大力推进炉水泵国产化是当前火电领域的重要课题。
“全面国产化”要名副其实
“炉水泵这么重要的设备没有实现国产化,怎么能说是真正的国产化示范项目呢?”皖化电机董事长姚崇全向《中国电力报》记者介绍,他去华电集团在江苏一家承担国产化示范项目的火电厂时,看到炉水泵依然是进口产品如此感慨。
记者了解到,当前火电建设示范项目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更高参数的火电机组建设,一个是全面国产化的火电站建设。国家能源局还专门批复了全面国产化的火电建设项目。“在国家能源局批复的全面国产化的火电建设项目里面,也没有真正地实现100%的全面国产化。”姚崇全向记者介绍道。
“虽然我国能源科技水平有了长足进步和显著提高,但与世界能源科技强国和引领能源革命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比如核心技术缺乏,关键装备及材料依赖进口问题比较突出,高温材料等长期落后。”记者注意到,《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中如此强调。
“‘全面国产化’要名副其实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发电设备中心主任张科在上述会议上讲道。据张科介绍,目前所谓的国产化的统计都是相对笼统的,没有具体到关键的辅机、基础材料、零部件等。“我们应该全面推进炉水泵的国产化,为攻克火电技术全面国产化的‘最后一公里’助力。”张科表示。
针对包括发电设备在内的关键基础材料、零部件等,《中国制造2025》要求:“到2020年,4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受制于人的局面逐步缓解,发电与输变电设备等产业急需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的先进制造工艺得到推广应用。”
与国外老牌企业同台竞技
“皖化电机的炉水泵已具备与国外老牌企业同台竞技的技术能力和水平。”张科在上述会议上讲道。
据张科介绍,在今年年初,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在北京组织召开皖化电机“超(超)临界电站锅炉启动系统再循环泵”产品鉴定会。鉴定委员会认为,皖化电机研发的“超(超)临界电站锅炉启动系统再循环泵”(通常称炉水泵)填补了国内空白,可替代进口产品,总体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意通过产品鉴定。
“多年的实践证明,进口的炉水泵经常由于发热大量损坏。”皖化电机总经理姚荣祥在上述会议上谈道,皖化电机采用双单层多平面绕组专利技术,散热效果好,绕组使用寿命长。“进口炉水泵在定子绕组方面存在的问题是端部绕组集中,散热效果差,影响使用寿命。”据姚荣祥介绍,皖化电机炉水泵比进口炉水泵在定子绕组、防污结构、过滤器等六个方面有着明显的技术优势。
皖化电机所具备的技术优势正逐步得到火电企业的青睐。“在选用炉水泵时,我们成立专业技术团队,对采用进口炉水泵的上海吴泾第二电厂、上海曹泾发电厂等企业和采用皖化电机炉水泵的企业进行了调研,综合考虑炉水泵生产周期、检修、价格、售后服务等因素,最终我们选择为两台66万超超临界机组使用皖化电机炉水泵。”河南龙泉金亨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光告诉《中国电力报》记者。据姚光介绍,他们的技术团队深入细致地比较了进口炉水泵与国产炉水泵的优劣,拿出了翔实的调研报告。
据了解,皖化电机曾为神华万州电厂105万千瓦机组研制了世界上技术参数最高、技术难度最大的炉水泵。产品自2014年12月投运至今运行稳定。这被业内专家看来,标志着我国在炉水泵领域的设计制造能力达到了技术制高点。
“目前国产的炉水泵质量已经超过国外,运行稳定。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现在有些发电企业还是迷信进口的炉水泵,觉得国外的是最好的。火电企业一定要走出这个误区。”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大电机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白亚民认为。
国企国产化程度将被考核
“为推动‘中国制造’战略落地,国家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对国有企业国产化程度的业绩考核制度。这对炉水泵等众多国产化程度不高的产品来讲是一个积极信号。”张科在上述会议上透露。
记者也注意到,《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中强调:“健全国有能源企业技术创新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加大技术创新在国有能源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中的比重,切实推动国有能源企业成为重大能源技术装备研制和工程应用的主体。”
姚崇全向记者表示:“对国有企业国产化程度的考核应该精细化,真正兼顾到关键的基础材料和零部件等容易被忽略的辅机。”
据相关专家介绍,前些年,国家重大装备科研攻关立项重主机、轻辅机,导致辅机国产化没有跟上主机国产化的步伐。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火电技术全面国产化迎来重大机遇期。
“近年来,上海锅炉厂跟我们的业务对接对于推动国产化具有重要意义。”据姚崇全介绍,多家电厂之所以选择皖化电机的炉水泵,与上海锅炉厂对皖化电机的配合有关。据记者观察,这种创新合力也正式国家所极力倡导的。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组织编制的《中国制造2025-能源装备实施方案》中强调,政府应组织主设备制造企业与关键零部件和材料制造企业对接,制定关键零部件和材料自主研发工作方案,加快形成重大能源装备成套能力。
除了上述对接以外,《中国制造2025-能源装备实施方案》还强调,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组织推动能源企业与装备制造业联合形成自主创新合力。针对重大装备自主创新示范项目,组织能源企业和装备制造企业对接。
魏毓璞建议,应该依托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和相关工程等,在发电设备等重点领域,引导整机企业和“四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产需对接,建立产业联盟,形成协同创新、产用结合、以市场促基础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提升重大装备自主可控水平。